正在加载数据...
欢迎来到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最新动态

兰州大学EMBA河西走廊-敦煌行动学习课程第二天

文章来源:专业学位教育中心 作者:张军警 审核:张若勇 编辑:左欣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06日 点击数: 字号:【

7月5日清晨,伴随着旭日东升的明媚,园林中一片鸟语蝉鸣。经过一夜的休整,2021级EMBA的学子人人容光焕发,满心欢喜地开启了新的求学之旅。

第一站,来到了让中国彻底摘掉“贫镍国”帽子的金川露天老矿坑。它位于甘肃金昌市区西南部龙首山脉北坡,长1300米、宽700米、深310余米。这个椭圆形的人造天坑是中国最大的人造露天矿坑,也是镍都开拓者们淘出第一桶“金”的地方。

1964年,在极其艰苦的自然环境下,金川公司千余名工人曾在此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挥洒着青春和汗水。26年的时间里,前后经过三次大爆破,在工人们连续不断的开挖镍矿石后,形成了现在巨大的人造天坑,这见证着大型工业的发展和崛起,为中国提供了急需的有色金属,在这个背后,有着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在众多的故事中,有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主角,他叫潘从明。1970年出生的潘从明,在做学徒时,就展现出对技术难题执着研究、永不放弃的精神,因此被老师傅们亲切的称为“倔小子”。正是这位“倔小子”,他一扎根戈壁就是25载,从一名普通的冶炼工到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业公司贵金属冶炼分厂提纯班班长,先后被授予了“大国工匠”“全国发明之星”“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诸多称号,也获了“中国专利优秀奖”“国际发明展金奖”等奖项。同时也是学生们的“严师”,他将自己多年的经验汇总为30万余字的“发明笔记”以及他的“工匠精神”悉数传授给了徒弟们。

潘从明的故事再一次燃起了学子们的求知欲,对心中的疑问在金川科技馆里逐一找寻答案。

时代的车轮不曾停歇,每一代人都有自己所要肩负的历史使命,接力棒会不停的传递下去,让我们向先辈学习,扎根祖国需要的每一寸“戈壁”,坚定“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信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