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信息
zsxx
2004年MPA考试最新大纲---管理学
一、考试性质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联考是全国统一的选拔性考试。为了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试考生的管理学基本知识以及运用有关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特制定管 理学考试大纲。管理学考试大纲的制定以确保公共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的信度和效果为目的,既充分反映公共管理专业的特点,又和当代的管理实践紧密结合,以有利于选拔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入学,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共事务和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二、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初步但较为全面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熟悉管理学中的著名人物与命题,具备较强的分析与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考试范围为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即作为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基础的一般管理学,涉及面较广,但不要求很深。要求考生掌握大纲中规定的内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
我们主要测试考生运用管理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管理知识包括上述管理基础知识,也包括其他相关尚且知识。管理知识运用能力包括综合运用能力与专项运用能力。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问卷及题型结构如下:
(一)内容结构
管理基本知识:50分;
实际问题分析:50分;
(二)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简述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案例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分析题(共10分);
第一章 管理和管理学
第一节 管理
一、管理的含义
管理的定义。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
管理具有六点基本含义。
二、管理的特性
管理的特性是有管理活动自身性质而产生的形成的特点。管理的基本特性是:两重性,即管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目标性 ,管理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构成;组织性,组织在管理中起着关键枢纽作用;创新性,管理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和方式,但本质却具有不断创新的特征。
三、管理的职能
最早系统并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是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自法约尔以来有关管理职能划分的代表性学者及其观点。
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
四、管理的类型
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是社会生活的两大基本领域,按照这两大领域及其主体组织形式,我们把现代社会的管理划分为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两大类型。
公共管理的含义及基本特点;企业管理的含义及基本特点。
第二节 管理学
一、 管理学的内容和学科特征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管理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管理学是一门独立学科。管理学的学科特征:交叉学科、应用学科、发展学科。
二、管理学的历史发展
管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四个发展特点。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法约尔、韦伯的管理学代表作及其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阶段:霍桑实验及梅奥的结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啊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巴纳德的动态平衡理论;卢因的群体动力学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孔茨划分的11个管理学派。
三、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人们在管理研究中认识和把握管理现象的哲学原则、分析角度、途径、步骤和程序的总称。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历史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等等。
第二章 决 策
第一节 决策概述
一、决策的含义和特征
广义上的决策和狭义上的决策。决策研究的开拓在管理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决策具有预见性,选择性.主观性的特点。决策的内容可以简化为两个方面的选择:目标选择;方案选择。
二、决策的分类与基本原则
决策的八种类型:开关式决策与旋钮式决策,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非确定型决策,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激进型决策与保守型决策,原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决策的十个基本原则包括:信息原则,目标原则,预测原则,客观原则,系统原则,智囊原则,优化原则,动态原则,效益原则,可行原则。
三、决策的一般步骤
亦即决策过程或决策程序。包括八个环节:问题发现,问题确认,建立议程,确立目标,i定备选方案,备选方案的评估,行动方案的选择。
四、决策的价值前提与事实前提
价值判断在决策中的作用。价值目标与决策目标的关系。事实前提的特点:客观性、可检验性、变动性。
事实前提与价值前提的区别。
五、决策方法
组合排列法;方面排除法;对演法,角色互换法;风险型决策的一般性方法---“决策树”法,非确定型决策的原则性方法。
第二节 预测与决策
一、预测的含义
预测就是立足过去与现在,预料和推测事物发展的未来。预测与决策的关系。预测的三种重要类型。预测的程序包括准备、实施、评价、提交四个阶段。
二、预测方法
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趋势外推论、马尔可夫模型。
第三节 计划与决策
一、计划的含义
计划就是对行动的预先设计,它是在决策目标的指导下,以预测工作为基础,对实现目标的途径作出具体安排的一项活动。计划与决策的关系。计划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概括为5W1H法。
二、计划的功能
计划的四项功能: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预防意外情况对行动造成的干扰;为实施控制提供依据。与计划的功能相联系,对计划部门职能四项要求。
计划工作的基本原则:创新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结合的原则;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节 决策与心理
一、心理效应及其对决策质量的影响
正确认识心理效应及其行为趋向,对提高决策质量极其重要。影响决策的心理效应有:光环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从众效应,定型效应,反衬效应,乐队效应,黄灯效应,新闻效应,颂歌效应,当局者迷,旁观者迷等12种。
二、决策中的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的表现形式:趋势冲突;双避冲突。心理压力的持续时间。影响心理压力的10个因素。
逆反心理的表现及其对对策的影响。
第五节 群体决策
一、群体决策的含义及其利弊
群体决策包括领导群体决策和群体参与决策两种形式,二者有各自的内容及群体决策的共同特征。共同特征既包括有利的一面,也包括不利的一面。
群体决策和领导个人的利弊相互补充。
二、参与决策的特征
参与决策的作用和特点。通过参与的形式作出的决策被群体认识和接受的程度较高,易于贯彻执行,决策的满意度也教高,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和促进决策的合法性。
参与决策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三、群体决索的择案规则
择案规则就是在决策群体选定最终决策方案的程序和方法。可供选择的择案规则有:一票否决,多数原则,孔多塞标准,博尔达计数,赞成投票制,淘汰投票制,正负表决法,等级决定原则。
第六节 决策思维
一、经验思维与逻辑思维
经验思维的特点:经验的联想和经验的迁移。经验思维的适用范围。逻辑思维的特点:抽象思维和概念思维。逻辑思维的实质:辨证思维。
二、直觉思维与系统思维
直觉思维在决策实践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直觉思维的应用范围及特点。
系统思维的含义。自古以来人们对系统的认识和深化。
三、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特点。创新思维的方法有:包括头脑风暴法,哥顿法、‘零起点”方法,挑错法等等。
第三章 组织
第一节 组织概述
一、组织的含义
组织是特定的群体为了共同的目标,按照特定的原则通过组织设计,使得相关资源有机组合,并以特定结构运行的结合体,组织与管理的相关性。
组织的特点:目标的一致性,原则的统一性,资源的有机结合性,活动的协作性,结构的系统性。
二、组织的类型
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组织进行不同的分类。社会生活中的多种组织类型。
根据组织的目标对组织分类:公共组织和非公共组织。
根据是人为设定还是自发形成对组织分类: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第二节 组织设计
一、组织设计的含义
组织设计是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进行设计的活动。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组织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包括:组织环境、组织战略、技术、组织发展的阶段。
二、组织设计的内容
组织设计的内容只要包括: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设计;组织职能设计;组织部门设计;组织职位设计;组织职权设计。
各种设计的具体内容、特征、要求、原则、方法等。
第三节 组织结构
一、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具有典型意义的组织结构形式: 直线制组织结构;职能制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矩阵制组织结构。
不同的组织必须把握自己的特点和实际状况,并根据组织发展的要求,采用不同的组织结构形式。
二、组织结构的整合
组织结构整合的内容和手段是多方面的。通常的途径有: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相配合;集权和分权的合理配置;直线管理和参谋的有机结合;委员会的正确采用。
第四节 组织文化